碧溪上钓鱼论坛's Archiver

多种好饵扛龟记

7月20日,参加在家乡的一个小比赛。就一场,三个半小时。试用了进口的,国内知名的好多种,包括过去用的很好的,都和大鱼无缘。最后,60人的比赛,大约50人以上没有上鱼。
在守大鱼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拉几个串子以免打龟的命运。最后,用一款“九九江湖”拉了一会,弄了七个串子。



7月20日比赛技术分析
这个贴子只是就这次比赛客观情况,谈论一下纯钓技问题。
事情还得从赛前一天晚上说起。
7月19日晚,在主办者的渔具店里,一位钓友问我,大意是“明天比赛,是传统钓赢,还是台钓占优?
我当时的回答是:如果鱼的密度很大,凭基本功,我相信台钓有非常大的胜率;像这种鱼的密度不大的地方,传统钓每人都有弄上大鱼的机会,胜率会非常大。这个解释,让这位朋友比较满意。其实,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过去有不少钓友争论:是台钓好,还是传统钓好?我说,都好。看不同的鱼情,各有所长。在接触正式的竞技钓之前,我也玩过多年的传统钓,也自习过台钓。所以我感觉,台钓和传统钓,二者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不同,不都是用手竿钓鱼吗?不同的是我们在垂钓中的理念。真正的钓鱼高手,最需要讲究的是变。根据不同的鱼情进行应变。
我玩过多年传统钓,近来也玩了几年台钓。这次比赛打的不好,还是在这种水域比赛的经验较少,再就是对鱼情不熟悉,变错了。
作为传统钓,蚯蚓包砣子守大鱼,绝对是取胜的好钓法。传统钓法是非常适合大鱼的方法。再加上传统钓手的人数在比赛中占大多数,传统钓手取得名次非常正常。
那么,玩台钓的为什么没有取得好成绩?或者说,我自己为什么没有取得好成绩?
答案是:1、心态。2、不熟悉鱼情。
先说心态。刚开始一个小时没有上鱼时,准备打浮。事实上,打浮时,上鱼还真不慢,大约二十多分钟开始上鱼了,三尾串子。然而,听说整个钓场上了好几个草鱼,心里算了个帐,估计整个参赛人群可能钓到六尾以上的大鱼,所以又改为打底,孤注一掷,想整大的。结果是大鱼没有碰到,小鱼也没有弄到。
再说不熟悉鱼情。实在不知道那里鱼的密度有多少,特别是人多的时候,到底能上多少鱼,心里没有底。一个顽强的想法是:如果不干上大的,就彻底输了。
结果却不是这样的。守大鱼,浪费了大量时间。钓小鱼,不是技术活,完全是熟练加时间。最后大约二十来分钟又钓了四尾,总共七尾,不值得一提。
可能有钓友会问:你打了两次串条用了40多分钟,总共才钓了7尾。按这个时间算,你凭什么能赢?
我的解释是:钓串子,会有一个不上鱼的前奏。打顺了以后,会有一个非常匀速的、中鱼率很高的上鱼率。我40多分钟只打了7条串子不假,可是如果一开始就打浮,专攻串子,三个半小时的尾数,就很有可能达到100尾。按4尾一两算,可能会有2.5斤的收获。和钓上大鱼的钓友比起来固然要输,可是和钓上几尾黄颡、个把翘嘴的朋友比起来,那就赢了。即使只钓50尾(相信这个数量对我来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大多数台钓手都能做到),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这是个非常小的比赛。我本人,对比赛的胜负并不是非常在意,我非常在意的,是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没有想明白(在大鱼上鱼率很低时,钓小鱼以数量取胜),没能坚持打小鱼的正确应变方法。
比赛,永远是取胜第一,不要在乎鱼的大小。谁在赛前的准备工作做的好,谁的战术发挥正确,谁就是胜利者。我个人的失误,也正是如此;台钓选手的失误,或许也正是如此。
我的这一番“歪论”,可能有钓友不认同。不要紧,我从来不会保留什么,我可以和钓友交流。我希望玩台钓的朋友认真想想这个纯技术的问题。玩传统钓的朋友,也许可以从中想到点什么。
我这样讲,可能有钓友觉得我有点自大。的确,正如钓鱼郎老板小彭讲的,真正的高手在民间。相信民间有不少非常高水平的钓友。这个并不重要,我把自己的真实体会讲出来,也是为了大家的提高。至少,我的想法在这一场比赛中,是有价值的、是完全正确的。
在比试中提高,在比试中获得欢乐,在比试中增进友谊,这是比赛的宗旨。当然,还有什么商业方面的目的,这个我们钓友应该理解,因为赞助方实实在在地拿出了东西支持比赛,主办方确实花费了大量精力进行组织。纵观全国各地的钓鱼比赛,我敢断言:至少80%以上是由渔具商家赞助和主办的。可以说,正是因为渔具商的参与,才提高了中国钓鱼运动水平的提高和钓鱼活动的开展。


这次比赛,60人中50多人打龟,钓场是主要原因。下面是关于钓场的部分转贴。
一,关于钓场的选择。
赛前两天和王三哥通话,提出了我的担忧:担心打龟(即一条鱼也钓不到)的太多。像这种自然水域的钓鱼比赛,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钓不到鱼。不说远的,就说前年连续两次比赛,一次是在湖北孝感,一次是在湖北广水,打龟的人在80%以上。这次比赛的结果,又为这种担忧添加了一个案例,大约有50人没有钓到鱼。
过去老有人说“钓鱼比赛是动物园打猎”等等,其实,这是不了解比赛的自然规律。人少和人多,鱼情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多了,到处都是饵料,有限的鱼光顾哪一个不光顾哪一个,这是无法确定的事。所以,像这种密度不够大的水域,是不大适合办比赛的。
那么,密度大了是不是比较适合办比赛呢?也不尽然。前年,南京《钓鱼》杂志读者杯,在金牛湖,那么大的密度,除两个大边上鱼处,别的几乎没有上鱼。
那么,比赛选塘的关键是什么呢?
1、密度要大。
2、如果鱼很大,塘一定要小,否则鱼会到中间去。

推荐存档帖子


存档区 钓友俱乐部 野钓传统钓 路亚 台钓竞技钓 海钓 渔具
碧溪上钓鱼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