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you饵重要,钓饵重要”话题上的钓友进!
钓饵=基础饵料+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 钓饵主要由这四个部分组成
1、 基础饵料组成:喂养颗粒粉、麸香饵、代表性的饵料。(原塘颗粒、当地鱼长期使用的农作物钓鱼,饲养者长期喂养的饲料,还有厂家生产的各种饵料等都是基础饵。)
2、 主攻饵组成:厂家生产的专向(鲫鱼、鲤鱼、草鱼等)鱼饵,单品专攻饵,单品有特性的饵料。
3、 状态饵组成:饵料比列较轻,雾化好,稳定性较强的蛋白饵单品,如雪花粉、尺上、大白鲫、鱼宝、东峻等单品特效饵。
4、 添加剂组成:具有气味、诱鱼力强、有代表性的添加剂和小药等饵料,添加剂要具有特性,能调整化解饵料中的异常味道,改变饵料对鱼的适口性才可以作为添加
全部钓饵都是有这4大部分组成,我们知道这个公式,就可以根据当地的水域、天气、鱼情、季节来针对鱼种随心二、钓饵分型公式
腥香型+香腥饵+香型+腥型+淡型
1、 腥香型:动物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用于3月到4月、11月)
2、香腥型: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为辅—调整状态—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用于5月10月)
3、香型:植物蛋白为主—纯谷物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4、腥型:动物蛋白为主—纯谷物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5、淡型:淡味颗粒粉、纯谷物为主—麸类、薯类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季节用饵示意表1春季(早春)3月:腥香型钓饵配制,用含量高动物蛋白物质加入饵料中为主。颗粒粉10—20、红魔1号10—30、红魔2号5—10
超诱8—10、天元鲫黄10、V8 5克 雪花粉20—50
2、春未夏初(5—6月初)香腥型钓饵配置。用含量高的植物蛋白加入饵料中为主,用单品的动物蛋白为辅的饵料来还原于香的单品饵料调整钓饵的气味和味道。既要有鱼的适口性还要有诱鱼性。
颗粒粉(淡味)40、中华鲤40、天下鲤40、樱花鲤40
3、夏季至盛夏(6—7月中旬)香腥型、香型、淡型这几个月配制钓饵要以颗粒粉、纯谷物、麸香类为主要原材料,蛋白含量,蛋白含量高于20以上,对水域的要求适量添加一些动物蛋白质,再用单品饵料调整钓饵的状态,具有对象鱼适口性,诱鱼性。
颗粒粉40、疯诱15、麸香鲫40、锦龙鲫5—10、酒米适量(糕点味)
4、夏未至秋初(7月中—9月中)香型、腥香型、香腥型,这两个月配制钓饵要具有灵活性,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合适度,粮食型和纯谷物均可用,对不同水域和鱼情,饵的要求要有更深层次的标准,也是在全年当中最难配制钓饵的阶段,水肥、鱼壮、气压低、湿度大也是鱼获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在配制饵料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水域配置钓饵,要有它的对应性、这样才能培养我们对付饵料单品使用上知特性的作用,才能真正获得经验上满足和丰富。
5、秋初至深秋(9月中—11中)香腥型、腥香腥、腥型三种配饵在这个阶段可以说会起到一定性作用,也是钓鱼高峰期,在用饵配置上,蛋白质含量高和气味上调整不断增长,自然性用饵和自然性规律性配饵,我们都要在这个阶段上体现出来,所以配饵要讲究一个原则(自然性配饵)主次分明,状态要求高,比重要求轻,气味和味道不可忽视。浅谈自调商品饵料必须把握的四个环节近年来,随着各种商品饵、香精、添加剂的出现,许多钓友喜欢自己搭配鱼饵来垂钓。我就见过许多钓友为使自己配的饵料钓效明显不加选择的掺加各种商品饵、香精及添加剂,自以为多多益善,孰不知使自己的饵料变成了一盘“杂烩菜”,没有任何特点又破坏了饵料的性质,结果垂钓效果甚微。那么,怎样才能使自配的饵料能够快速聚鱼,又使鱼儿狂咬不止呢?结合自己多年来垂钓的实践,谈一点粗浅的体会。我认为要调好饵料必须把握好四个环节。
第一、因鱼而异选好饵,突出针对性。所谓因鱼而异,就是钓什么鱼就用什么饵来调制。虽然部分鱼饵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例如钓鲫鱼的饵料可以用来搭配钓鲢鱼钓草鱼,但是最好还是钓什么鱼就用什么鱼饵料来搭配,这样配出的鱼饵针对性才强,诱鱼效果才好。另外,选用商品饵搭配,我认为尽量选用一个牌的鱼饵,一个系列的鱼饵,不要用这个牌子的鱼饵又掺加那个牌子的鱼饵。因为各个厂家的商品饵的配方不同,所以在不了解鱼饵性能和属性的情况下不宜混合搭配。如果,盲目调配就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我在钓鱼的时候,就经常碰到有些钓友在垂钓中一会掺点这个鱼饵,一会拌点那个鱼饵,结果是功没少搭,钱没少花,中鱼率却不高。
第二、主次分明讲配伍,保持主体性。商品鱼饵的搭配一定要分清主次,突出基本饵料的作用。就象中药配伍要分出个君臣相佐一样,鱼饵的搭配也要分出主饵和副饵。在搭配之前先确定一种饵料为主饵,再选定一到两种饵料为副饵。做到主辅分明,在搭配饵料的比例上,主饵的比例一般应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副饵的比例一般都应小于百分之四十以下。这样搭配出的鱼饵,味道纯正,特点鲜明,诱钓效果一般都比较好。千万不要多种饵料不分比例的乱搭配,这样配出的饵料主体性不强,成了一堆杂烩饵。用这样没有特点的杂烩鱼饵垂钓效果是不会好的。
第三、把握特点巧搭配,讲究互补性。所谓把握特点,就是要了解和掌握所调饵料的性质和基本特点。饵料的性质就是所选用的饵料的比重是轻是重,溶散速度是快是慢,残留物是多是少,味道是香是腥、诱鱼效果是强是弱等等。有些饵料的性质在饵料说明上就有,有些则要自己摸索实践。只有了解饵料的性质才能做到科学搭配,使各种饵料优势互补,最大限度的发挥诱钓效果。就以丸九鱼饵为例,如果想搭配出一块比重大、溶散好又有淡淡奶香味的鲫鱼饵料,我就可以以丸九的“黄鲫”为主饵,再以丸九“五号鲫”为副饵,因为“黄鲫”的比重大,丸九“五号鲫”的溶散性好,又是蛋奶香型的,用它来调整饵料的状态及味道,这样就达到了饵料的互补目的,搭配出理想的饵料。在饵料的调配上还要考虑饵料相溶性的问题。有些饵料可以与其它的饵料搭配,有些则不能。如味道清淡的鲫鱼饵料就可以与蛋奶香型的鲫鱼饵或草莓香型的鲫鱼饵搭配。因为清淡的饵料可朔性比较强可以与任何同类饵料搭配。而草莓香型的鲫鱼饵料因味道特别,就不宜与其它浓香型的饵料同时搭配。即使搭配了,味道怪怪的,垂钓效果也不会好。所以在搭配饵料时,一定要在了解饵料性质的前提下做到科学调配达到饵料特性互补,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饵料状态,收到你预想的垂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