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上钓鱼论坛's Archiver

[转贴]与郝卫东侃浮标(达摩)

  9月9日,记者走出天津站的时候是上午8时17分。自三天前给东浒钓具打了个电话,告知乘K34次列车采访第三届“百合杯”比赛后就再没联系过。然而就像钓场上正直、正规、正确执行裁判纪律一样,那个戴着眼镜的,胖胖的郝卫东已迎了上来。爱好竞技钓鱼,并有机会参加较大规模钓鱼比赛的人,可说没一个不知郝卫东的。然而郝卫东是个两面人。在钓场,纠正违章先敬礼———这个天津交警首创,后被他吸纳为裁判“职业风范”的笑脸后面是罚你没商量;在商场,真价实货无虚价———深恶痛疾钓具销售潜规则而坚持诚信交易是砍价没商量。
从车站到比赛所在地西青区,记者在车里与郝卫东从寻找老“达摩”说起,聊了近40分钟。
  问:钓手侃浮标总要提到老“达摩”,言谈之间的那份感慨,简直是离了它就不能钓鱼了。您在钓场上看的多,见的多,但许多读者弄不清老“达摩”和新“达摩”的区别,甚至被假达摩骗了,您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吗?
  答:不敢说见多识广,但从1992年接触“达摩”,经营钓具十几年,“达摩”浮标总是在进步,其它品牌的浮标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老达摩、新达摩都是以品质说话。钓具竞争,说到底是品质的竞争。
  老“达摩”是指孔雀羽,不包括现在的巴尔杉木。它主要有两个款式,一个是标身比较短、宽肩,下部收身比较快的一种;另一个是标长瘦身,收身平缓,到尾部才形成锥形的一种。大陆钓手最初认识浮标就是从这两个款式开始的。它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产品,有人称之为“达摩一代”,但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它不是“达摩”的初始产品,而是适合池钓并能很快掌握的一种浮标。其实现在所说的老“达摩”包括了两个时期的产品,一个是“小红头”,就是上面说的一种;另一个是“红蓝头”,1993~1995年的产品。现在这两个时期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看不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孔雀羽和巴尔杉木“达摩”浮标,它的注册图案都是带框的,而老“达摩”是不带框的;最早的“达摩”是红衣,后来改成粉红,现在没有颜色了。
  老“达摩”至今被人看重是不是与市场同类产品太多,品质良莠有关呢?我想是有这方面的原因的。另外,现在的钓鱼,尤其竞技钓鱼,钓手被一种理念,一种概念支配着,技术规范化了,对浮标的依赖就越来越强也是一个原因。
  问:读者寻找老“达摩”或许是一种偏爱,也可能是一种意念,但放着那么多浮标,甚至非常优秀的浮标而追求老“达摩”到底是了为什么?我曾经问过一位钓手:“你能告诉我追求老“达摩”的目的是什么吗?”他说没有目的,就是要有一支。这我就不懂了,是怀旧,是炫耀,是要代表什么呢?
  答:这很容易理解。一幅虫蛀纸脆的宋代古画,一本残缺的明代善本书,一个豁了口的康熙朝瓷碗成了文物,连40年前的小人书都有人收藏,钓鱼人爱好钓具自然会对绝版钓具产生兴趣。你说代表什么?其实什么也不代表!十几年的东西不是文物,但它记录了碧溪上两岸钓鱼交流的历史,标志了一种观念。
  在两岸交流之前,我们用高粱杆、芦苇杆、鹅翎、软木和废旧材料制作浮子,尽管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但并不影响我们凭经验把握鱼讯的能力。有了浮标,有了二力平衡的研究,有了剩余浮力和灵敏与迟钝的讨论,我们似乎是一夜之间发现了浮标调整与中鱼率的关系,于是有“浮标是钓鱼人眼睛”的说法。
  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一方面是“东峻”、“老鬼”、“海狮”等企业办钓鱼培训班,在传授钓鱼技术时凸现浮标功能;另一方面是这些学员有了建树后强化浮标概念,并以老“达摩”为范本,形成了一套以调4钓2为基础的实用技术。与此同时,大陆浮标制造业迅速崛起,为满足不同钓鱼需求出现了适合不同鱼情、水情的个性化浮标,这当然是好事。但突破了调4钓2的约束,在未曾经过培训的钓鱼人困惑了,浮标到底该怎么调?在经营中,在比赛中,我们不断地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浮标太贼了,不能调4目,只能调6目;那浮标太钝了,应该调高钓低……在浮标的灵敏性和稳定性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时候,调标的困惑又何尝不是一种呼唤!为什么向往老“达摩”?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浮标只会越做越好。与老“达摩”相比,新达摩无论是做工、涂装、性能、效果都超过了老“达摩”,但许多人坚持老的比新的好,除了恋旧情结,当初接触“达摩”留下的良好印象是主要原因。
  应该说,现在的浮标都在灵敏性和稳定性的结合上下了功夫,但过灵则信号混乱,过稳则动作迟缓,“达摩”浮标的特点是灵而不乱,稳而不笨。另外,经过十余年存放,浮标材质中的活性成分稳定了,涂层固化了,耐久性提高了,受日晒水浸和寒暑冷热影响,它的浮力误差已经很小了,是老“达摩”受到追捧的一个原因。
   问:什么是活性成分,与浮标的灵敏性与稳定性有什么关系,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答:任何浮标都有活性,巴尔杉木、桐木、芦苇、通草是植物;孔雀翎、禽鸟翎梗、箭猪毛是动物身上来的,都是有生命的物质,即使经过脱脂、烘烤等一系列整形工艺后外形固定了,其内含的活性物质仍然会被外界因素激活,说简单一点就是热胀冷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化,使浮标材质中的活性成分固定了,稳定了,浮标才有稳定的信号。这个稳定与浮标的稳定性不是一回事,但浮标稳定性应该包含活性成分的固化。一般来说,孔雀翎浮标的稳定性比较好;巴尔杉浮标以造型灵巧见长,在灵敏性上有较好表现;芦苇浮标中空,因比重小而有稳定性差的缺点,三者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由于材质的原因,孔雀翎浮标大多做成瘦长型,规格受到限制;巴尔杉浮标高矮胖瘦都有,浮力和自重相互协调,规格可大可小;在完善了标尖和标脚的配比后,芦苇浮标的造型也多样化了。然而,以材质定造型或以造型弥合材质缺陷难免留下遗憾,归结起来就是灵敏性高了稳定性不足,反之亦然。有些造型很好,性能优越的浮标用了不久就出问题了,如渗水,漆皮开裂,吃铅量发生变化等等都会在浮标的灵敏性和稳定性上反映出来,这种非造型因素,在材质上也不是一时就表现出来的缺陷是不是活性成分在作祟呢?
   问:这样一说,追寻老“达摩”就可以理解了。由此及彼,选择浮标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呢?
  答:第一,浮标设计要合理,灵巧和笨拙有的在外形就反映出来了,有的要试,但要结合自己的钓法特点去选择浮标。钓慢鱼,或者视力差,反映慢的人不妨用稳定性强一点的浮标;钓快鱼也不是越灵越好,如果动作飘忽,鱼的吃口不稳,灵敏就添乱了。第二,浮标的性能容易掌握。一种鱼调几目钓几目,换一种鱼调几目钓几目,越简单越好,有的浮标调低了动作正常,调高了信号就乱了,为调标而费力的浮标钓得太累。第三,浮标要耐用,在非人为因素下能用10年8年。第四,注意浮标的工艺。选用什么材质,漆皮是否均匀,标脚埋多深,标尖与标顶的结合部是否牢固,外观上肯定了,还要熟悉内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浮标也要通过实践,不要光听人家说××浮标好,必须适合你才行,包括消费能力、钓法、鱼情。

推荐存档帖子


存档区 钓友俱乐部 野钓传统钓 路亚 台钓竞技钓 海钓 渔具
碧溪上钓鱼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