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上钓鱼论坛's Archiver

揭开浮标神秘的面纱

热爱钓鱼的人都知道,浮标一直占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往往在紧要关头起着起死回生的作用,种种的传说,让浮标披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如果一但沉迷在浮标的怪圈里,标魂将会给你带进一个不可自拔的境界,作为一个浮标的设计者及制作者,从商业的角度考虑我没有必要写这篇文章。作为一个热爱钓鱼的人,我认为从良心上应该上写出来。但决不是想攻击任何人。
这几年钓鱼界及渔具界有很多的怪事,某人只要在某重要赛事取得好成绩,马上就可以全国各地乱跑,就变成了制饵专家,浮标专家,本来这些成名的高手把自已钓鱼心得,对鱼饵的认识,浮标的认识,推广给钓鱼人,是广大钓鱼人的福气,如果太多的商业行为只会为学钓的人及销费者带来负面的影响,MBA的飞人乔丹,是否能设计和制造蓝球及运动鞋?无论鱼饵也好、浮标也好,我还是认为需要有很专业的知识及设备才能生产出有稳定质量保证的产品,生产商家结合钓手的经验推出新的产品本来是好事,但考虑市场利益的同时,钓鱼人的利益我们更应该关注。
前段时间我看过几篇文章,内容都是关于浮标的,其中一位由钓手变成浮标销售的人写到他在参加一场重要的赛事中,由于标尾的油漆吸水,影响了调目,令他失去了这次比赛的好成绩,后来他找人改良了标尾的油漆,用这种标尾的浮标就连连夺冠……,姑且勿论此君是否知道这种标尾工艺多年前已经制作出来,很久前著名钓手从杰就在上海给我看过日本生产这种标尾工艺的浮标,更不要说标尾的油漆改良了多少代,无论是标尾质材及荧光漆,只要是高质量的,制作成粗微粒吸光放大型或者制作成平滑型,都具备有不吸水的功能。
我们没有必要去了解他的三届省冠军是否真的使用了这种浮标,如其所说使用了这种浮标之后,全国冠军,钓王都是他的了,我认为在某一场的比赛的成绩,抹杀了自己对鱼情的分析,鱼饵的使用,技术的发挥,把功劳全归于浮标是对浮标的抬举,或者将比赛的失利认为是标尾的责任,更是无稽之谈,写文章不同于做广告,应该严肃认真,对读者负责,写错了读者可以原谅你,如果有其它目的误导读者就不对。
浮标在商业运作及推广时,往往被某些人加上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一会说是根据飞行的空气流体力学设计,一会又说是根据潜艇的水流流体力学设计,一会又冒出是请什么专家、教授设计的黄金分割形态。种种传说令销费者如坠云里雾里,台钓浮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间,从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大陆,多少的钓鱼人和多少的工匠实践者,当中一定有比我们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为什么他们不使用这种原理去设计浮标?当中一定有它的道理。
其一:浮标不能依据什么飞行的空气流体力学来设计,原因很简单,飞机飞行时飞机本身的机器产生飞行的推动力,根据推动力的大小、速度产生的气流来设计飞机的形状,重力及装载力的分布,平衡飞机的飞行状态及稳定状态。用减低飞行的阻力来增加飞行速度,而浮标在钓鱼时的运行中自身并不能产生动力,一条鱼吸食时的力量,对浮标产生牵动力所造成浮标下沉的速度及幅度影响,怎能与飞机澎湃的推动力相比?我们的浮标是用来钓鱼的,并不是用来投砸天空的小鸟,如果说高速的跑车后面装上扰流器,是否人力三轮车后面都要装上扰流器?
其二:潜艇及航标的水流流体力学我也认为不适用于浮标设计,如果按照潜艇升沉的流体水流力学设计,浮标的造型都要上下体对调,变成下面大,上面尖,潜艇也是通过自已产生动力,或者通过本身的比重改变,而达到上升、下潜的目的,潜艇的下沉是一个过程,有一定的时间,潜艇在下沉的过程中随着速度的增加会形成水流,这种由潜艇周围向上走的水流分开之后会重新汇合,形成一种对潜艇顶部的压力,从而帮助增加下潜速度,在上升时也是利用这个原理,还有一点不同于浮标的是潜艇的下体大,所有的机器、设备、人员、操作大多安装在下体,虽然占体积比例大,但它的比重也大;浮标如果下体大,但它的物质的比重是最小的,这样反而不利于浮标在水中的稳定及平衡。浮标在水中能站立是由于它的下面由铅坠及鱼饵牵扯着,如果受池面的风力或水流影响,这种下面大而上面小的浮标就会像不倒翁一样摇摆,我认为浮标只是接收鱼儿吸食轻微而短暂的下沉信号,浮标下沉的时间及速度的过程很难造成水流去帮助浮标形成它下沉幅度或速度的压力增强,而这种造形的浮标并不利于浮标在接收信号时下沉的破水效果。
其三:我不否认物体的黄金切割方法,但在浮标里面能用到的是小之又小,原因很简单,不同的功能、不同的鱼情使用的浮标形状都不一样,一支冬钓使用的浮标同一支拉浮高速半水钓的浮标要求形状都不一样,在制作浮标的过程,不能只求美观,有时往往利用不同的线条造型去制作成不同功能浮标,我还是一句,世上没有万能的浮标,浮标的某方面功能很优秀,它的另一面绝对是最差,就像冬天的浮标用作拉浮高速钓半水,拉浮钓半水的浮标用作冬钓的一样。有时我们要寻找破水能力强的线条设计,增强浮标的下沉幅度及速度,以达到灵敏的功能有时又会寻找产生阻力的线条造型,减低无固下沉现象而达到稳定功能的效果。
浮标的传说太多,不能详细剖白,不同造型,不同功能的浮标,比重都应该不一样,浮标不能说越重越好,也绝不是越轻越好,浮标自身的所谓灵敏或稳定,除了有它的外形设计帮助,更多的取决于浮标本身生产时的比重控制。
写这篇文章,可能得罪了某些人,但起码我是站在钓鱼人的立场去写,把我所知浮标真实的一面,呈现给钓鱼人。希望他们能谅解,由于本人对于空气流体力学及水流流体力学的知识有限,可能在钓鱼界有真正的力学专家,不对之处希望不要见笑,还望多多指教。
深圳何蔚蓝



看了這篇文章 有幾點要冒犯大師一下
1,流體力學並不是無法解釋漂的動作,而是在非線性(non- linear)的情況下,很多必需假設
如水的密度必需假設是均勻的,眾所皆知,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純理論與實際會有出入,
一般用純理論是來歸納一個趨勢,而不是一個精確的結論
2,飛機與潛艇雖然自己產身動力,但是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作用與反作用力,潛艇螺旋槳
推水,飛機噴射氣體推空氣,而水反推潛艇,空氣反推飛機,所以潛艇飛機前進,這個與魚
吃餌拉動漂一樣是受力前進 , 我不懂那裡不一樣呢,都是受力產生速度,流體力學考慮
形狀 速度 介質 對阻力的影響 這點跟動力源無關 我個人認為大師觀點是錯誤的

推荐存档帖子


存档区 钓友俱乐部 野钓传统钓 路亚 台钓竞技钓 海钓 渔具
碧溪上钓鱼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