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上钓鱼论坛's Archiver

探访最后一位绘制缸鱼的民间艺人:为了心中色彩

太阳出来了,乡间小路仍有些薄冰。
  杨柳青年画绘制缸鱼的最后一位民间艺人,错过了春节前最后一个集市。“画了一冬了,现在正是卖缸鱼的好时候,可惜了!”
  西青区张家窝镇家贤里小区的一个单元房,放在客厅的竹筐里已装好了一摞厚厚的缸鱼年画,急着上路的78岁年画老艺人王学勤向记者抱怨:路不好走,孩子们不让去,赶集卖年画的计划就这样泡汤了。
  边听着王学勤“唠叨”,边环顾这不到20平方米的客厅——除了两把老旧的木椅和有些开裂的木桌,没有任何家具,一扇扇“画门子”贴着一张张未完成的作品,木沾子是他太爷爷留下来的。
  “10多岁,我就跟着大人后头,端着色碗学画,今儿给鲤鱼尾巴上色,明儿给胖小儿‘穿衣穿裤’,最兴旺的时候,全家7口人,一天就出200张,画商收走,出口到国外。”王学勤已经掉了两颗门牙,说这话时有点漏风,他轻轻摊开一叠年画,粗糙的手抖了抖,“看,就是这样的!”
  这叫缸鱼,线条粗犷,色彩艳丽,蓝绿色的底子衬着一条肥头大尾的红鲤鱼,四周点缀着绿叶粉莲,下方印着“连年有余”。它是杨柳青年画中的“粗活”,每年过年时,贴在水缸上方,意为吉庆有余。
  “现在可没人画缸鱼喽!”王学勤轻掸着画页上的一点浮土,有些落寞,“瞧见那堆颜料了吗?都是当年一起画画的老伙伴留给我的,他们有的走了,活着的也都不画了,就剩我一个人了。”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水缸已被自来水代替了,很少有人家还能贴一张缸鱼。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舍不得扔下。以前卖画一年有1万块的收入,老伴吃药输液都够了。”对已拿了60年画笔的王学勤来说,画缸鱼就是过生活,过生活就离不开画缸鱼。现在的生活,王学勤很满足,吃喝不愁,分了两套新楼房,一套自己住,一套每月租金600元,村里每年还给老两口发放6000元生活费,过年米面油一应俱全。他唯一想的,就是有一天画不动了,谁来接他的班。
  王学勤的儿子和侄子平时打工,有空就跟着学画,每幅缸鱼20多道工序,这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他们都会。“我让他们开车拉着我去集上卖画,他们都不去,说卖一天还不如他们守在小区门口拉活挣得多,我说等你们老了就明白了,教给你们的手艺多珍贵。”
小钱飞刀



申请世界遗产,这样的手艺人值得尊敬

推荐存档帖子


存档区 钓友俱乐部 野钓传统钓 路亚 台钓竞技钓 海钓 渔具
碧溪上钓鱼论坛